首页

黑冰女王美脚社区

时间:2025-05-25 00:59:48 作者:西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盟在重庆成立 浏览量:17432

  农业农村部消息:目前,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粮收获高峰期,连续6天日收面积超过3000万亩。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,截至10月10日,全国秋粮已收获54.8%,进度同比快1.7个百分点。

 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%左右,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。今年秋粮面积继续增加,财政支持、科技护航、金融助力,各地良种良技良法保丰收。

  黑龙江: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

  东北地区秋粮面积占全国秋粮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。眼下,黑龙江省已秋收近一亿亩。今年,黑龙江筛选适合全省不同积温带的主导品种135个,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。富裕县种粮大户王友宝今年换上了高产耐盐碱大豆新品种“黑农531”,收获下来的大豆经过专家测产,每亩达488斤。

  江西:重点推广小型农机具 让山区耕地变容易

  眼下,江西1400多万亩中稻正在集中收割。今年江西重点推广小型农机具,让山区面积狭小、分散且坡度较大的耕地也变得容易耕作。在井冈山,当地今年新购置的320多台小农机,让14.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。

  河北:大面积推广密植+水肥精准调控等增产措施

  河北省6200多万亩秋粮已进入收获高峰,其中大部分作物是玉米。今年河北大面积推广密植+水肥精准调控等增产措施,5215万亩玉米平均亩密度增加129株,加上秋粮生长期间光温水资源充足,今年河北有望是秋粮产量增幅最大的一年。

  山东、山西:集成技术助力玉米提单产

  为大面积提升单产,山东在全省布局建设了6个单产提升引领区,共安排2.95亿元资金,重点推广玉米单产提升5项打包技术,预计项目区增产幅度达到10%以上。

  聚焦旱作地区提单产,山西省今年在9个市27个县重点推广有机旱作集成技术。在翼城县里砦村的示范田里,用上了集成技术的玉米,每穗籽粒数增加10粒左右。

  吉林:推广多种农业技术措施增产量

  目前吉林省9000多万亩秋粮正在收获。作为单产提升的重要举措,吉林省将地力提升投入资金占比由原来的5%提高到20%以上,优先安排建设对粮食增产有实际作用的项目。

  眼下,吉林省榆树市457.92万亩玉米和90万亩水稻正在采收。为了确保粮食产量,榆树市积极推广多种农业技术措施,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,通过飞防作业防治水稻稻瘟病,实施秋粮“一喷多促”及农区鼠害绿色防控等。同时,统筹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,玉米免耕播种机、高架植保机、深松机、植保无人机等新型现代农业装备得到广泛应用。通过良法良机的有效结合,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。

  江苏:防灾减灾救灾做足准备

  江苏省4470万亩秋粮丰收在望,大面积收获即将展开。今年江苏首次预下达粮食稳产保供和生产应急救灾备用资金6亿元,支持各地统筹用于粮油作物病虫防控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救灾。目前江苏准备了13.5万台履带式收割机、3.5万台烘干机,为应对不利天气影响做足了准备。

  河南:推广适宜机收的芝麻新品种

  在河南项城,12万亩芝麻迎来大面积收获。长期以来,芝麻成熟后一碰就落,全靠人工收获,是芝麻种植面积上不去的主要原因。今年河南省农科院在当地推广适宜机收的芝麻新品种,在此基础上,还与当地农机合作社一起改进芝麻收割机的割台,实现了规模化采收。

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副主任苗红梅介绍:在实现抗落粒宜机收的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改良品种,重点是降低株高、提高单产,增产幅度20%以上,提高农户们的种植积极性。

  湖北:大豆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

  在湖北省公安县埠河镇,1.2万亩连片种植的大豆新品种“中豆57”,配套了高产栽培技术,在历经2个月的高温考验后喜获丰收。经专家实收测产,亩产达276.1公斤,比当地大豆品种产量高出近一倍,创造了南方地区大豆万亩方高产典型。

  湖北省大冶市36万亩中稻陆续成熟,将于10月中旬前全部收割完毕。今年当地“跨村联建”高标准农田,实现“散田”变“整田”,亩均产量突破1100斤。

  湖南:专用收割机让稻秆压损降低至21%

  在湖南省祁阳市,头茬再生稻迎来收获。当地农业部门帮助农户选用了履带更窄、机身更轻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,可以让稻秆压损由以前的45%降低至21%,确保再生稻在11月份顺利进行二次收割。

  当前全国大部天气晴好,各地正在统筹调度机具,加快秋粮收获。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介绍:一方面全国粮食面积稳中有增,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。另一方面,组织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推广高产品种,提高播种质量,增加种植密度,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,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。

  秋粮收获正当时,秋粮收购也陆续展开。我国秋粮作物主要是水稻、玉米和大豆,分布在东北、黄淮海、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的13个粮食主产省份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介绍:预计今年主产区秋粮旺季收购量在2亿吨左右,与上年总体持平。将针对不同品种市场供求形势分品种施策,做好粮食收储调控工作,增强市场信心,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入市收购,全力保障农民售粮顺畅、粮食市场运行平稳。(记者 王莹) 【编辑:王琴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—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民政事业发展指明方向、注入动力

围绕市场主体关心关注,阳江市发展改革局会同有关部门,起草《条例(草案)》;阳江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提前介入,组织相关人员到广州、深圳、佛山等先进城市考察学习,召开立法座谈会、论证会,与起草单位反复研究磋商,安排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对接联系有关部门提供“一对一”指导帮助,保证立法质量。

西藏运动员在2024年全国滑雪登山冠军赛中获得4金2银3铜

为帮助企业“防患于未然”,近年来,北京市工商联以政策体验师为“原点”,着力推动企业法治素养建设。通过“庭长来了”等活动以案释法,邀请立案庭庭长为体验员开展有关金融诈骗、破产流程等方面的专业培训,向企业代表普及典型司法案例。

“第一部分是我所了解的一些关于爷爷的事;第二部分是爷爷和我的故事;第三部分是近年来我为一些关于爷爷的书所写的序和跋;第四部分是我参加纪念爷爷的活动时的发言——这些活动有编辑出版界的,有教育界的,有的是家乡举办的,写发言稿于我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,因为不能人云亦云,要根据纪念的主题,写真实的感触。”叶小沫向记者介绍道。

纪念叶选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王沪宁出席

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、提质、增效。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,而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转型升级。当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对消费方式、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,大湾区传统产业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巨大需求,应鼓励汽车、家具家电、纺织服装、医疗医药等传统制造业企业推动全价值链数智化转型,挖掘研发、生产、制造、销售等存量数据价值;通过开展低碳、零碳、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,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、培育壮大低碳新兴产业,带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;依托庞大的传统产业应用场景,围绕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,通过“有中生新”推动传统产业集群融合新兴技术、未来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发展。

香港银行界:新一份预算案助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

11月1日起,多项电动自行车“新国标”落地实施,包括《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》第1号修改单、《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》第1号修改单、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》等。此外,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也在近日发布。一系列“新国标”从降低火灾风险、提升续航能力等方面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性、舒适性、便利性提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